HOME> 世界杯实力排名> 偶像 (日本)

偶像 (日本)

在日本演艺圈,“偶像”的含义是指在其成长过程中与粉丝分享,并在舞台上活跃着有着独特魅力的人。[2]如果说相比于“存在本身的魅力”而言,主要的职业能力体现在音乐上的话,这种人不会被分类为“偶像”,而是会被称为“艺术家”(アーティスト / artist;此詞偏向指一般藝人)或者是“音乐人”(ミュージシャン / musician)。但是,根据个人以及所属事务所的意愿而改变所属的范畴也是可能的,所以这几种职业之间的区别比较暧昧。因此,虽然本人自称为“艺术家”,但被分到偶像这个范畴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以前社会的主流是,在20多岁的时候辞去偶像的工作,转身成为“艺术家”或“演员”。但是在2000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本人在30岁以后仍然能够继续新的挑战,继续作为偶像,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个人魅力分享给大家。这种情况也渐渐被大众所认可。

日本型偶像的诞生

编辑

日本所指的「偶像」,最初主要用于称呼日本国外的艺人,日本国内的有人气的艺人一般被称为「明星」(スター / star)。

二战期间,明日待子(日语:明日待子)成为了激励战士的一名偶像。[3]

在电视还没有普及的时代,主要的娱乐产业还是电影。也因此,「明星」大部分場合都是指电影演员;特别是加山雄三、吉永小百合、濱田光夫等人,被称为“青春明星”。在美空云雀和吉永小百合的时代,美空云雀加上江利智惠美和雪村泉的组合“三人娘”还有中尾mie,伊东yukari及园mari组成的“spark3人娘”之类的组合都获得了很大人气。

但是在1960年代,随着电影产业的衰退以及电视时代的正式到来,带来的是group sounds的热潮。在这过程中,和“明星”一起,“偶像”这个称呼也渐渐被广泛使用。

到了1970年,具有青涩而又可爱,贴近生活等特点的“偶像”形象出现了。这时候出现的“偶像”体现的是一个日本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同时,随着1968年CBS索尼的创立,一直以来唱片公司把乐曲制作交给自己专属作家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随着无所属作家们的活跃,“偶像歌谣”也渐渐繁荣。

民族学者柳田国男是这样描述至今为止的女性偶像产业的繁盛的:原本相较于男性,女性就拥有“敏感”“细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又拥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能够传递出生命的力量,连接通往幸福的道路。也因此,日本偶像产业的繁荣期,和经济的繁荣萧条能够完全保持一致。

偶像團體

编辑

秋元康可說是日本女性偶像團體的始作俑者[來源請求]。1985年他成立小貓俱樂部,以流動的團員、未成年女性、鄰家女孩的形象、以及《不要脫人家的水手服啦》的大胆歌詞爆紅。2005年又以AKB48結合現代網路行銷成為日本最成功的偶像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