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XIA
节
气
“
万物旺季生长的重要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在民间,常常会在立夏这天吃乌米饭。据了解,乌米饭是畲族的传统美食,自唐朝即有,“其色青而有光”,所以又叫青精饭。那么,立夏为什么要吃乌米饭?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为其作诗赋文,杜甫“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陆龟蒙“乌饭新炊茸榷香,道有斋日以为常”……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和传统的农耕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夏天开始,意味着进入更繁重的劳作时节,乌米饭由糯米制成,吃下一碗能够强身健体,更有气力进行农事劳作,乌饭树叶的汁液能够防虫驱蚊,对于长期在户外劳作的农民来说很有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乌药叶属樟科类植物,性温和,味微苦,叶气香,可入药,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吃点乌米饭,对身体还有好处呢!
每年三月三,福建、浙南的畲族也吃乌米饭。畲族乌米饭的传说不一:
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
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
其三,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领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雷万兴命畲民用乌稔树叶汁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安稳把米饭送上山。第二年三月三义军一鼓作气,合理突围,大获全胜,后来畲民为纪念胜利,在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家家户户做乌米饭,长此流程。
那立夏乌米饭该怎么制作呢?
乌饭的做法很简单,医药学家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载称:“摘取南烛树叶捣碎,浸水取汁,蒸煮粳米或糯米,成乌色之饭。”南烛树就是我们称的“乌饭草”。
1
采摘
首先需要采摘南烛叶嫩叶,嫩叶汁水饱满,是最适合做乌米饭的叶子。
2
清洗
采摘回来的南烛叶需要摘除老叶,然后用清水洗净。清洗的时候还有一个小秘诀,就是加入几片香枫叶,这样制作出来的乌米饭才更香。
3
捣烂过滤
接下来,将清洗后的南烛叶和香枫叶一起放进石臼中,并加入少许清水,反复舂击,将南烛叶中的汁液尽数舂出。
待叶子捣烂后,接着在石臼中加入清水勾兑汁液,然后用纱布进行过滤,分离出叶渣。
4
浸泡
随后进行的是耗时最长的一步——浸糯米。将白糯米倒入过滤好的南烛叶汁液中,搅拌均匀并浸泡一夜,让每一粒米都能均匀吸收乌树叶的清香。浸泡后的乌米饭竟成了漂亮的孔雀蓝,和紫米天生的黑色不同,这是古代人们自己发明的色素。
5
蒸煮
经过一夜的浸泡,南烛叶的味道彻底渗入到米粒的最深处,白花花的糯米变得乌黑发亮,这时便可以上锅蒸了。
刚出锅的乌米饭乌黑亮泽,热腾腾的米香里夹杂着一股清香的草木气,怪不得畲族人有“一家蒸十家香”的说法。
“
今天你吃乌米饭了吗?
”
整合:省民宗研服中心
原标题:《立夏这碗乌米饭,从唐朝开始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