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世界杯实力排名> 《洞天奥旨-疮疡开住论》全译

《洞天奥旨-疮疡开住论》全译

【原文】

疮疡阳症,其成脓之后,必决窦而出,或刀开其头,脓血进流,皆火一泄而即住,必不走开沿烂无底止也,有一等疮,不大突,焮肿痛疼,或重或轻。轻者麻木而不知,倘生于背上,如山之重;重者宛如刀割刺戳,五七日后,或一头从上开发,或两头开发,或左右上下开发,侵展不住。虽《内经》谓不善调养,乃七情之扰,房劳之变,秽气所撞,恶气所袭也。然而所言亦言其阳症,而非兼指阴症也。大约天发不住,阴症居多,非大补气血之剂以托于内,非至妙收敛之药以敷于外,则内必冲突,而外多腐烂也。肌肉腐烂,则气血倍伤,将来收口,自然艰难。

而目前脓血,何以止遏,势必溃坏而不可救矣。故疮口不开,则毒必留中,恐有奔心入脏之惧。然疮口大开,则毒又沿外,恐有烂肤坏肉之虞。夫奔心入脏与烂肤坏肉相较,似乎少间,谁知烂肤坏肉一发而不住者,皆毒气奔心之变也。所以用大补以卫其脏腑,兼用收敛以护其肌肤,盖两相顾而两相治也。或曰:专补其内,则气血流动,何畏腐坏乎?不知火毒正炽,其冲决之势甚横而且烈,所到之处,生肉即变为瘀肉矣。肉既变瘀,安能不开发而外出乎?故必须内补而外敷,则生肉有保守之资,可恃无恐,而火毒内难存留,自然尽发于外,并作一窍而出,断不至再为开发也。

【译文】

疮疡的阳症,在形成脓液之后,一定会破口流出,或者用刀切开疮头,脓血就会喷涌而出,一旦火毒宣泄就会停止,不会出现疮口蔓延溃烂没完没了的情况。有一种疮,不会高高突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疼痛程度或重或轻。轻者只是麻木而没有明显痛感,如果长在背上,会感觉沉重如山;重者则像被刀割针刺一样剧痛。五七日后,有的疮从一头开始破溃,有的从两头破溃,有的上下左右多处同时破溃,不断向外扩展。虽然《内经》说这是因为不善于调养,受到七情的干扰、房事劳损的影响,或者被秽气冲撞、恶气侵袭所致。但这些论述说的也是阳症,并非同时指阴症。一般来说,疮口不断扩展的情况,大多属于阴症,如果不在体内用大补气血的药剂托毒,不在外部用极为有效的收敛药物敷治,那么毒邪在体内就会四处冲突,而体表就会大面积腐烂。肌肉一旦腐烂,气血就会加倍受损,将来疮口收口自然就会很艰难。

而当下的脓血,又该如何遏制呢?这样下去势必会溃烂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所以,如果疮口不打开,毒邪就会留在体内,恐怕会有攻心入脏的危险。然而,如果疮口开得过大,毒邪又会向四周蔓延,恐怕会有皮肤肌肉溃烂的担忧。将攻心入脏与皮肤肌肉溃烂相比较,似乎前者危害稍小,但谁能想到皮肤肌肉一旦开始溃烂且无法控制,其实都是毒邪攻心的变症。因此,要用大补之法来保卫脏腑,同时用收敛药物来保护肌肤,这就是兼顾内外、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法。有人说:只专注于补养体内,气血流动起来,又何必害怕肌肤腐烂呢?却不知火毒正旺盛时,其冲决的势头极为凶猛,所到之处,健康的肉立刻就会变成瘀肉。肉既然变成了瘀肉,又怎么能不溃烂并向外扩散呢?所以必须既要内补又要外敷,这样健康的肉就有了保护的依靠,无需担忧,而火毒在体内难以留存,自然就会全部发泄到体外,集中从一个疮口排出,绝对不会再四处溃破扩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