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世界杯实力排名> 中国足协公开选聘国家男足主教练:硬性要求与战略目标同步公开

中国足协公开选聘国家男足主教练:硬性要求与战略目标同步公开

2025年9月5日,中国足球协会通过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公开选聘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公告》,宣布启动新周期国足主教练全球选聘程序。此次选聘以“完成2030年世界杯参赛任务”为核心目标,明确列出七项硬性条件,并设置9月20日为报名截止日期。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足球在经历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失利后,正式开启新一轮国家队建设周期。

战略目标:剑指2030世界杯

公告明确将“持续提升国家队竞技水平和国际足联排名,完成2030年世界杯参赛目标”作为选聘核心任务。中国足协技术部负责人表示,此次选聘将围绕“打造作风优良、能征善战、为国争光的国家队”展开,要求新任主教练需具备带领球队在亚洲区预选赛中突围的能力。根据国际足联现行赛制,2030年世界杯亚洲区将获得8.5个参赛名额,中国队需在2027-2029年预选赛周期内跻身亚洲前八。

七大硬性条件划定选聘红线

公告详细列出七项报名条件,形成严格的准入门槛:

资质认证:须持有职业级教练员证书且执教执照在有效期内,确保候选人具备国际足联认可的专业资质。执教履历:需具有国际足联/洲际足联主办的国家队正式赛事决赛阶段主教练经历,或欧洲、亚洲顶级联赛主教练经验。这一条件直接排除无国家队执教背景的教练,卡纳瓦罗、奥索里奥等潜在候选人需补充相关履历。年龄限制:原则上要求60周岁以下,但“特殊情况可单独评议”的补充条款为经验丰富的老帅保留可能性。工作模式:必须全职在岗,杜绝“遥控指挥”模式,强化主教练对训练、竞赛、队伍管理的直接责任。品行要求:需提供近6个月体检报告、无犯罪记录证明及兴奋剂合规声明,杜绝场外风险。技战术理念:要求深刻把握现代足球发展趋势,秉持积极主动的比赛风格。这一表述与足协此前强调的“高位压迫、快速转换”战术导向一致。沟通能力:强调跨文化团队协作能力,适应中国足球管理架构。全球选聘与本土化平衡

此次选聘打破国籍限制,但设置“全职工作”条款,实质上提高了外籍教练的准入成本。据知情人士透露,足协内部已接触包括前印度主帅伊戈尔·斯蒂马奇、墨西哥队前主帅胡安·卡洛斯·奥索里奥在内的多位外籍候选人,同时对中超联赛中表现突出的本土教练保持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公告未提及薪资上限,但要求候选人接受中国足协的绩效考核体系。这一设计既为吸引世界级名帅预留空间,也通过合同条款强化管理权。

选聘程序与时间节点

根据安排,选聘将分三个阶段推进:

报名阶段:9月5日至20日,候选人需提交报名表、职业证书、体检报告等四项材料至指定邮箱。评审阶段:由专家评议小组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预计9月下旬公布入围名单。面试阶段:通过技战术陈述、压力测试等环节确定最终人选,计划10月中旬完成签约。此次选聘恰逢中国足球深化改革关键期。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失利后,足协已启动青训体系重构、联赛裁判制度改革等配套措施。新任主教练需在2027年亚洲杯前完成队伍磨合,其战术理念将直接影响2028年奥运会适龄球员培养方向。

“这不是简单的换帅,而是中国足球系统性重建的起点。”足球评论员黄健翔指出,“从选聘标准看,足协正在建立‘专业资质+实战经验+管理适配’的三维评估模型,这种改变比单纯追求名帅更具战略意义。”随着报名通道开启,全球教练市场正密切关注中国足球的这次关键转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